首页 > 印象新闻
校长日志 | 我为什么放弃985高校,而选择中国传媒大学?
发布日期:2021-10-15  浏览量:510

s1.jpg

上海印象教育校长  孙越


面试了那么多学员,几乎每个人我都会问一个问题:你有没有考虑过未来?


这个未来不仅仅是一年半载后的高考,也不仅仅是大学四年的学习方向,而是更遥远更长久的未来,是你的人生。

很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懵的,懵一点好,毕竟这是个很大很大的选题。

总好过那些理智的、现实的、让我无从回应的答案,例如“我未来想当公务员,有一个铁饭碗”这种好像很正确,但又实在跟艺术有些相悖的选择。

通常家长在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个没有必要的提问,他们会说孩子还小,还没定性,哪里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?

或许是有这样单纯的孩子,甚至有些来学艺考的学生是在完成家长的指示,为自己的高考多选择一条退路。这都无可厚非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,我没有权力去评价别人的人生选择,就像我也很讨厌别人来评价我的决定一样。

只是从“过来人”的角度,我也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。


s2.jpg

01. 小时候的梦想,是成为作家


小时候我有多动症,不是口头说说,是医生给诊断那种,我的父亲是一位画家,为了提高我的专注力,不要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同学学习(主要是不让我们老师再打电话叫家长去学校),他开始教我画国画。


这大概就是我艺术的启蒙。

文学艺术是相通的,当我开始喜欢美术并且不断被老师表扬之后,我的写作也开始得到提升,等到初中以后,我的作文常常作为满分范文被老师拿到各个班里去朗读。

那时候我妈问我以后长大想做什么,我说我想当作家——因为我的语文老师跟我说:“你以后长大了肯定能当个作家。”


s3.jpg和AcFun弹幕视频网CEO刘炎焱老师合照


02. 高考填志愿,我违背了家人的意愿


上高中以后,我的各科成绩都很不错,尤其是数学经常140+,所以分科的时候班主任建议我选择理科,因为这样不浪费数学成绩。家里也想让我选理科,理由是文科大学毕业以后不好找工作。


高中生没什么跟家里作对的底气,尽管我一直坚信我以后会是个大作家,却也只能去了理科班学数理化。那时候我很羡慕我们班一个去艺考的同学,我们班是尖子班,重本率百分百的那种,大家对艺考的“偏见”还停留在没学上的才去学艺术上。

我看着那个艺考的朋友为了面试瘦了二十斤,出去集训两个月不上课,最后她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。

或许是她给了我启发,高考出成绩以后,我第一次拒绝了家里人给我的择校建议,放弃了很多985高校,第一志愿填了中国传媒大学。

s4.jpg

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


03.  我选择的努力,皆为心中所热爱


填专业的时候,在媒体创意和数字媒体技术之间纠结填报哪个的时候,家里人再次以“文科毕业不好找工作”给我洗脑,最后在中央台工作的姑姑打圆场,给我建议可以先学数媒,技术流人才确实会更紧缺一些。


我信了,也以高出中传录取分数线三十多分的成绩进军定福庄了,这是我自主选择人生的开始,但进校之后在工学院的课业压力之下,在各种社团活动之间,我发现我还是喜欢文科,我可以在高数、大物、电路上拿高分,但我真的对这些没有兴趣。

于是我选择读中传的电视编导双学位,于是我开始写作、去北京台实习、考广播电视的研究生、去北电编剧班进修。

s5.jpg

04.  “别人家的小孩”,靠的不是运气 


在老家,我一直是亲戚朋友话题里“别人家的小孩”,我好像顺风顺水地就有好成绩、有好工作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,是个编剧、作家、老师,一切都那么如意。


那只是我所表现出的,或者是我家人以为的样子而已。

就像读双学位时一周七天连轴转的学习强度,在北京台做宣发时因为不熟练一遍遍被领导训斥的辛酸,跨考专业知识全部从头背起来的艰难,还有在编剧班进修时西土城定福庄两头跑的疲惫,这些都只有我自己知道。


s6.jpg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答辩


偶尔我也在想,如果一开始,我选择的就是文科,如果填志愿的时候我报的媒体创意,如果我跟着考军艺的同学一起艺考去考北电戏文,那我是不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,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加接近我期望的模样。


当然,没有如果。

s7.jpg

参与《外科风云》发布会的加班夜


我只是想告诉大家,当我们选择一条看起来有些“离经叛道”的路时,不必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。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,如果你有一个目标,却因为种种原因背道而驰,那么你未来的好多好多年都只是在不断修正开始走错的那一条路。


因为不管要多久,你的未来,一定还是会走向你最初的期望。